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

包穀、玉米、番麥

圖、文:須彌一色


記得小時候,有人稱玉米為包穀,而我家則稱它為番麥(台語)。那時候只要去看野台戲時,就會買一根塗鹽水帶著葉子的玉米,邊看戲邊吃玉米。
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玉米用藥是直接進入植株內,建議用玉米粒煮食,不要整根煮食。但我還是喜歡玉米一整塊啃食的香味,所以就買不放農藥的玉米了。
清蒸玉米:
將包著玉米的嫩葉平舖在鍋內,放水不要淹過葉子,再將玉米置放葉子上方悶蒸。
待玉米熟時其香味及甜味比較不流失比水煮的好,鍋內的湯也有著玉米葉的香味,可以留下來煮湯。


包字的篆體真是傳神溫馨,胎兒在母親肚子裏,被保護得安心還蹺著小腳。
這根玉米是向花蓮菜農買的,請他不要把葉子剝掉,回家後先畫有包葉子的玉米,畫好後再把葉子及玉米鬚剝掉,再畫內部。母親看到那參差不齊不齊的玉米粒,笑著說怎麼長這麼醜,我回說是不用農藥的哦!那菜農就是讓菜自由生長,雖然不漂亮但很有活力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